雷電和瞬態(tài)過電壓是電子設備與電力系統(tǒng)的主要威脅之一,輕則導致設備損壞,重則引發(fā)火災或系統(tǒng)癱瘓。防雷器(SPD, Surge Protective Device)作為現(xiàn)代防雷體系的核心組件,通過科學的電路設計與合理的安裝方案,可有效抵御雷擊和浪涌沖擊。地凱科技將從防雷器的電路結構、接線方式、保護原理出發(fā),結合不同行業(yè)場景,探討其應用解決方案。
一、防雷器的接線方式與保護原理
SPD的核心保護動作是“分流+限壓”:當線路出現(xiàn)過電壓時,SPD內部非線性元件(如壓敏電阻MOV、氣體放電管GDT、TVS二極管等)瞬時導通,將浪涌電流引入大地或中性線,從而將線路電壓鉗制在安全水平。為保證系統(tǒng)正常電流不受影響,SPD總是與被保護線路并聯(lián)連接;地線必須采用低阻抗粗導體,確保泄放回路暢通無阻。
并聯(lián)后,平時SPD呈高阻狀態(tài),不影響線路;當電壓超過其鉗位電壓時,內部阻抗驟降,浪涌電流“哪里阻抗低走哪里”,優(yōu)先經SPD流向地/中性,保護后端設備不受沖擊。系統(tǒng)中還要做等電位連接(Equipotential Bonding),將所有金屬外殼、屏蔽層與地相連,避免不同部件間產生電位差。
- 級聯(lián)配置,分區(qū)防護
為應對不同幅值與波形的浪涌,IEC 61643-11標準將SPD按安裝位置和浪涌沖擊能力分為Ⅰ、Ⅱ、Ⅲ類(又稱Type 1/Type 2/Type 3)?
Ⅰ類(Type 1):放電管為主,承受10/350 μs雷擊波大電流(25–100 kA),安裝在配電主干處,與避雷帶系統(tǒng)協(xié)同,保護整個建筑進線。
Ⅱ類(Type 2):以MOV為主,承受8/20 μs浪涌(10–40 kA),安裝在各分配電箱,防止雷電或開關操作感應過電壓向末端蔓延。
Ⅲ類(Type 3):以TVS、RC網絡等為主,承受高頻窄脈沖(≈1 kA),可貼近敏感設備,進行末端精細保護。
在大型系統(tǒng)中,應采用“Ⅰ+Ⅱ+Ⅲ”多級級聯(lián)防護。Ⅰ類先截留最大浪涌電流,Ⅱ類繼續(xù)吸收剩余過電壓能量,Ⅲ類對殘余小幅過電壓做快速鉗位,從而構建高性能SPD體系。
二、不同種類防雷器的內部元件與工作細節(jié)
Ⅰ類(Type 1):氣體放電管(GDT),10/350 μs,高鉗位,μs級,主配電柜
Ⅱ類(Type 2):金屬氧化物壓敏電阻(MOV), 8/20 μs,中鉗位,10–100 ns,分配電箱
Ⅲ類(Type 3):TVS二極管、RC濾波,1.2/50 μs ,低鉗位,ns級,終端設備附近
GDT(Gas Discharge Tube):在氣體擊穿后導通,適合大能量浪涌;但恢復較慢,不適合高頻脈沖。
MOV(Metal Oxide Varistor):非線性電阻,鉗位電壓可調,響應快,能量吸收能力中等;需并聯(lián)冗余以提升可靠性。
TVS(Transient Voltage Suppressor):半導體結構,響應極快(ns級),鉗位精度高,但能量承受有限,常與MOV、GDT組合使用。
三、地凱科技防雷器行業(yè)應用解決方案
- 電力系統(tǒng)與配電網
場景痛點:高壓側雷擊能量大,配電設備及變壓器易遭損壞;
解決方案:在進線柜安裝Ⅰ類SPD(GDT主元件),并與避雷針、接地網形成聯(lián)動;各低壓分配箱配置Ⅱ類SPD(MOV),對剩余浪涌做二次吸收;對關鍵饋線再加裝Ⅲ類SPD(TVS)。
效果:構建“高能—中能—末端”三級防護鏈,有效降低維修停電成本。
場景痛點:網線、光纖、同軸電纜對高頻脈沖敏感,易造成設備癱瘓;
解決方案:
網絡信號防雷器:利用GDT+TVS+隔離變壓器結構,網線串聯(lián)隔離變壓器,浪涌并聯(lián)至地。
光纖防雷:采用光電隔離器+GDT,保證無電傳輸同時提供浪涌通道。
效果:兼顧信號完整性與防護性能,適用于監(jiān)控、數(shù)據(jù)中心、基站等。
場景痛點:PLC、傳感器、執(zhí)行器對浪涌極度敏感,生產線停機損失大;
解決方案:在控制柜母線安裝Ⅱ類SPD,對各分支回路加裝Ⅲ類SPD;對模擬量、數(shù)字量I/O口使用帶濾波的SPD模塊,實現(xiàn)“浪涌+EMI”雙重抑制。
效果:顯著減少誤動作與停機故障,提升產線可靠性。
- 可再生能源(光伏、風電)
場景痛點:戶外陣列與逆變器之間跨距大,直流高壓下雷擊風險高;
解決方案:
光伏陣列側:安裝直流Ⅱ類SPD(MOV+GDT組合),承受直流浪涌。
逆變器側:在直流輸入與交流輸出端分別配置Ⅱ/Ⅲ類SPD,并保證良好接地。
效果:降低組件老化與逆變器故障率,延長系統(tǒng)壽命。
- 樓宇智能與消防系統(tǒng)
場景痛點:樓宇綜合布線、大樓自動化系統(tǒng)對防雷要求高;
解決方案:
綜合布線配線架處部署Ⅱ類SPD;
末端工作站、消防主機等處加裝Ⅲ類SPD;
做好機房、配電間與建筑接地網的等電位聯(lián)結。
效果:保證安防、通信、火災報警系統(tǒng)在雷雨季穩(wěn)定運行。
四、設計與施工要點
接地設計:
地網電阻<10Ω,局部接地<4Ω;
SPD地線盡量短且粗(<0.5 m,截面積≥16 mm2)。
選型規(guī)范:
遵循IEC 61643-11、GB 18802.1標準;
按系統(tǒng)電壓等級、最大持續(xù)運行電壓(Uc)及標稱放電電流(In)選型。
協(xié)調配置:
級SPD應在相間、相地間形成級聯(lián);
確保各級鉗位電壓依次遞減,避免上級未導通時下級先動作。
維護與更換:
定期檢查SPD故障指示或測量其漏電流;
MOV過載或GDT老化后需及時更換,保持系統(tǒng)防護完整性。
防雷器(SPD)并非“買貴即優(yōu)”,而是要“買對+買配+買合規(guī)”:
買對:根據(jù)浪涌特性與安裝位置,合理選擇Ⅰ/Ⅱ/Ⅲ類SPD;
買配:構建多級協(xié)調防護體系,兼顧電力、信號、控制多種回路;
買合規(guī):遵照國際/國家標準,確保接地與等電位網設計正確。
地凱科技防雷器的設計與應用需緊密結合行業(yè)特點,從電路拓撲到安裝工藝均需科學規(guī)劃。隨著新能源與智能電網的普及,防雷技術將持續(xù)向高可靠、智能化方向發(fā)展,為關鍵基礎設施提供堅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