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納芯微電子(下文簡稱“納芯微”或“公司”)發(fā)布2024年年度業(yè)績預告,公司預計2024年度營收收入達19-20億元,同比增長44.94%-52.56%。單看四季度營收達5.84億元(取預告中值),同比大幅增長88.3%,連續(xù)三個季度營收增速超85%,已然跨越2023年Q2-2024年Q1的低谷期,業(yè)績強勢回升。那么最近一年,納芯微發(fā)生了什么呢?
數源:iFinD
終端市場需求如何?
汽車電子是公司非常重要的下游市場,2024年上半年營收占比達33.5%。
納芯微的產品可應用在智能網聯/駕駛/座艙、底盤與安全、逆變器/動力總成、OBC/DC-DC/PDU、車身控制與照明、電池管理系統(tǒng)、熱管理系統(tǒng)等方向。
隨著《汽車以舊換新補貼實施細則》政策自2024年4月24日發(fā)布實施,以及地方補貼政策的支持下,2024年中國汽車銷量3144萬輛,同比增長4.5%。汽車電子相關領域的需求較為旺盛,尤其在新能源車帶動下,出現新物料增長機會。
目前,納芯微能夠提供量產產品的單車價值量大概800元以上,如果所有已規(guī)劃或者在研的產品能夠順利量產的話,還需要三年左右時間,有機會把單車價值量提升到3000元。
數據來源:中國汽車工業(yè)協會
泛能源領域是納芯微電子最大的下游終端市場,2024年上半年營收占比達52.8%。
納芯微在泛能源領域的細分應用較為廣泛,包括光伏與風電、儲能、智能電網、工業(yè)自動化、工業(yè)電機驅動、不間斷電源、服務器電源、通信電源等。
筆者統(tǒng)計了2024年以下幾個主要的工業(yè)新能源市場需求情況,整體市場保持高速增長態(tài)勢。
截至2024年11月,中國光伏當年累計新增裝機容量為20630萬千瓦,同比增長26%;截至2024年11月,中國風電當年累計新增裝機容量為5175萬千瓦,同比增長25%;2024年新型儲能裝機容量達到43.7GW,大幅增長103%。
但需要指出的是,國內工業(yè)自動化市場仍然呈現萎靡態(tài)勢。根據睿工業(yè)數據,2024年中國整體自動化市場規(guī)模接近3000億元,同比下降1.7%,已經連續(xù)兩年呈負增長態(tài)勢。細分需求來看,大部分OEM(設備制造)市場需求低迷,尤其是新能源領域受影響最大,但少數傳統(tǒng)OEM行業(yè)因出口拉動實現了增長;項目型市場投資放緩,終端用戶消費也出現降級現象。
數據來源:國家能源局、CNESA、睿工業(yè)
消費電子是公司第三大應用市場,2024 年上半年營收占比為13.7%。
納芯微的產品可應用在白色家電、小家電、手機、PAD及外設、電腦及周邊設備、便攜電子產品、影音娛樂等方向。
2024年,消費電子領域的市場景氣度呈現出持續(xù)向好的趨勢,逐步擺脫了此前的低迷狀態(tài)。具體來看,根據Canalys數據,自2023年第四季度起,全球個人電腦和智能手機出貨量便開始觸底回升,迎來了連續(xù)5個季度的同比增長。
數源:Canalys
另一方面,消費電子相關的白色家電領域同樣表現出色。2024年,國內白色家電的產量呈現出較快的增長速度,為整個消費電子市場注入了新的活力。2024年國內空調、家用電冰箱、家用洗衣機的產量分別為2.66億臺、1.04億臺、1.17億臺,分別增長9.7%、8.3%、8.8%。
所以整體來看,汽車電子、泛能源、消費電子在2024年的終端市場需求均呈現增長態(tài)勢。隨著部分市場今年一季度的庫存水平回歸正常,納芯微作為本土模擬芯片頭部廠商將充分受益行業(yè)系統(tǒng)性的增長,以及國產替代的發(fā)展趨勢。
更深、更多元的產品布局
納芯微的主營產品從上市前主要以信號調理、數字隔離及“隔離+”等產品為主,到上市后的傳感器、通用信號鏈和電源管理產品矩陣快速豐富,產品型號數量從2021年6月末的800余款到2024年中的2100余款。
值得指出的是,公司的隔離產品在市場上是比較領先的,市場上經常會給納芯微貼上“隔離芯片”的標簽。公司的第二代數字隔離器的隔離耐壓達到5kVrms,靜電放電(ESD)達到±8kV,共模瞬變抗擾度(CMTI)達到200kV/μs,相關產品參數相比海外巨頭也絲毫不差。2025年,公司將推出第三代數字隔離器,質量表現達到PPB級別,成本相比第二代數字隔離器降低約40%。
納芯微的隔離產品,已經從原有的數字隔離器,拓展到隔離驅動、隔離接口、隔離采樣和隔離電源等產品矩陣,不斷提升產品競爭力。公司2024年隔離類的產品發(fā)貨規(guī)模預計會超過5億顆,營收相較去年前三季度,增長近30%,發(fā)貨規(guī)模接近60%的增長,前三季度的發(fā)貨量已經超過了去年全年。
近幾年,納芯微除了隔離芯片之外已經實現了更加多元化的產品布局,過去一年在非隔離產品方面也取得了不錯的進展:2024年前三季度,通用接口同比增長64.9%,高速接口同比增長69.6%,供電電源同比增長88.7%,ASSP芯片同比增長81.2%,壓力傳感器同比增長132.7%,溫濕度傳感器同比增長160.4%,馬達驅動同比增長149.9%,功率路徑保護同比增長104.2%。
截至2024年上半年,納芯微約54%的營收來自信號鏈產品,包括數字隔離器、隔離采樣、接口、運放、ADC、電源基準、傳感器信號調理芯片(ASIC)以及針對特定應用開發(fā)的SoC(ASSP)芯片等;傳感器方面的營收占比在11%左右,包括磁傳感器、溫濕度傳感器、壓力傳感器等,幾乎每一個傳感器品類都是一個非常細分的市場賽道,傳感器領域是納芯微電子產品布局重要的差異點之一;電源管理方面,營收占比在35%左右,該品類是公司近兩三年里重點投入的方向,最開始以隔離驅動進入電源管理領域,隨后逐步拓展到非隔離驅動、電機驅動、LED驅動、高低邊開關、功率路徑保護等品類,是公司快速成長的品類。
納芯微電子持續(xù)深耕模擬芯片賽道。以汽車電子為例,2024年陸續(xù)發(fā)布、推向市場的產品包括功率路徑保護、高邊/低邊開關、小電機驅動SoC、磁開關、角度傳感器、溫濕度傳感器、固態(tài)繼電器等,還在做一些客戶的Design in,正處在早期的市場導入階段的產品。在研產品包括汽車前燈照明LED驅動、氛圍燈驅動SoC、帶功能安全特性的ABS輪速傳感器、車載SerDes視頻接口、車載音頻功放、車載PMIC/SBC等。
圖源:納芯微電子媒體會
切入MCU領域。納芯微于2024年11月20日聯合芯弦半導體(ChipSine)推出了NS800RT系列實時控制MCU。該系列MCU具備強大的實時控制能力,支持皮秒級別的PWM控制,適用于光伏/儲能逆變器、工業(yè)自動化、新能源汽車等領域。目前,NS800RT系列已進入客戶送樣階段,預計2025年大規(guī)模量產。
此外,陸續(xù)推出功率器件產品。硅基功率器件方面:開發(fā)車規(guī)級650V、750V、1200V,30A至280A IGBT各等級單管產品,以及車規(guī)級650V 15A至70A超級結功率MOSFET系列產品,全面覆蓋新能源車電控,電源,熱管理,光伏,儲能等應用場景。化合物半導體的功率器件方面:開發(fā)車規(guī)與工規(guī)650V,1200V,1700V SiC MOSFET產品系列,涉及TO247-3、TO247-4、TO263等封裝,全面覆蓋新能源電源,熱管理,光伏,數字電源的應用場景。2024年上半年新推出了650V 60mohm、1700V 1ohm SiC MOSFET、1200V 40A SiC二極管等產品。
收購麥歌恩,1+1>2
2024年,納芯微以10億元的交易對價,收購麥歌恩100%股權。
麥歌恩在磁傳感器產品領域具備豐富研發(fā)經驗,在汽車電子、消費電子及工業(yè)驅動等領域積累了廣泛的客戶基礎,與納芯微在產業(yè)鏈供應商維度也存在一定重合。
收購麥歌恩,兩者有望在產品組合、技術實力、客戶協同、議價能力等方面進一步增強公司實力,實現“1+1>2”的效果。產品層面:納芯微能夠豐富其磁編碼器、磁開關等磁傳感器的產品線,與現有產品形成互補,進一步完善公司在磁傳感器領域的整體解決方案;技術方面:納芯微將整合麥歌恩在平面霍爾、垂直霍爾以及磁阻效應等磁感應技術的優(yōu)勢,優(yōu)化研發(fā)資源,增強整體的技術實力和產品競爭力;市場和客戶層面:兩者整合將大幅提升多個核心市場領域的市場競爭力。特別是在消費市場方面,麥歌恩的產品主要面向智能家電領域,而納芯微的客戶群體則集中于手機和可穿戴設備領域,將大幅拓展其客戶覆蓋范圍。
近年來,半導體公司如雨后春筍般涌現,但隨之而來的是產品同質化加劇、市場競爭愈發(fā)激烈的現象。在這樣的背景下,對于手握大量資金的上市半導體公司而言,當下無疑是挑選優(yōu)質資產、布局新興賽道、鞏固自身競爭力的關鍵時機。
模擬芯片由于產品的品類非常多,所以行業(yè)特別適合做并購整合,通過并購不斷成長,實現資源配置的優(yōu)化。模擬芯片海外巨頭的成長史中有大量收并購的動作,這也是以納芯微為代表的本土模擬芯片企業(yè)往前發(fā)展的必由之路。
公司在投資者關系活動中表示:未來投資并購的重點將圍繞主營的汽車電子和泛能源賽道,通過并購補全核心能力和產品組合,尤其是關注高速類和處理器類產品等與公司現有產品有良好系統(tǒng)協同效應的方向。
加大海外布局
過去一年,納芯微也在重點布局海外市場,目前在日本、韓國、歐洲、北美等區(qū)域都建立了銷售和技術支持團隊,積極去拓展本地市場和客戶。
公司在海外布局的應用市場主要是汽車和工業(yè),已經取得了不錯的進展。尤其在汽車領域,和全球領先的汽車零部件Tier1供應商有非常多的項目處于量產狀態(tài),而且大部分是導入其全球項目,而非單獨的中國項目。此外,還有更多的一些汽車零部件Tier1客戶,現在正處于供應商導入、資質審核、物料導入的一些階段。
近期公司和大陸集團宣布達成戰(zhàn)略合作,雙方將共同開發(fā)具有功能安全特性的汽車級壓力傳感器芯片,全新開發(fā)的壓力傳感器芯片將基于大陸集團的下一代全球平臺,在可靠性和精度等方面進行重點提升,可用于實現更加安全、可靠的汽車安全氣囊、汽車側面碰撞監(jiān)測和電池包碰撞監(jiān)測系統(tǒng)等。
在納芯微的2024年媒體活動上,董事長兼CEO王升楊表示:“如果你相信中國有機會成長出一家有全球競爭力甚至領導力的模擬芯片公司,如果你相信納芯微有機會實現這個目標,那么我們一定要具備經營全球市場的能力。因為中國市場占到大約30%,還有70%的市場在海外。所以哪怕很難,我們也秉持這個簡單樸素的想法,堅定地進行海外市場的開拓?!?/p>
但,毛利率還是那么低
納芯微近年來的高成長性在國內半導體行業(yè)屈指可數,但其盈利能力似乎面臨較大挑戰(zhàn)。上文提到,公司的營收已經連續(xù)多個季度的同比增速高于85%,但是其單季毛利率水平仍處于低位區(qū)域,從2021年Q2毛利率55.5%的高位,下滑至當前30%出頭。而且,公司2024年Q3的毛利率,相比同期圣邦微電子、思瑞浦低了近20%。
數源:iFinD
在當前模擬芯片市場高度競爭的環(huán)境下,納芯微電子的市場份額提升非常快,但其也在價格端面臨較大壓力,毛利率水平自然回落。但降下去的價格要再漲回來,客戶是否會買單,得打個大大的問號,畢竟還有很多替代的選項在排隊,降本或許是中短期改善盈利水平的主要方式。
與此同時,產品結構的差異也是納芯微與其他本土頭部模擬廠商毛利率水平相差較大的重要原因。公司的信號鏈業(yè)務中,高毛利率的通用信號鏈產品占比較少,低毛利率的隔離類產品占比較高。公司的電源管理產品的毛利率也較低,驅動類產品占比較大,2024年H1的毛利率為23.6%,相比同期圣邦微電子的50%、思瑞浦的41%,相差較大。
數源:iFinD
產品結構的優(yōu)化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中長期的事情。納芯微電子也在積極布局高附加值、高毛利率的產品,相信未來可以看到公司在營收高增長的同時,盈利能力同步提升。
寫在最后
納芯微電子在2024年憑借終端市場的穩(wěn)步復蘇、多元且深入的產品布局、戰(zhàn)略性收購以及海外市場的拓展,實現了業(yè)績的強勢回升和市場份額的快速提升。盡管當前毛利率面臨一定挑戰(zhàn),但隨著高附加值產品布局的推進和市場競爭力的增強,公司有望在未來實現營收與盈利能力的雙提升,朝著成為全球領先的模擬芯片企業(yè)的目標穩(wěn)步邁進。